首页 资讯中心 集团动态 详情信息

上海交易集团2024年度十件大事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26 09:40
浏览
【字体:


、上海交易集团党员大会胜利召开,以奋进力量开启“转型发展、二次创业”新征程


12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上海交易集团有限公司党员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对上海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回顾和总结了集团成立来的工作成果,对未来五年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明确了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有力吹响了集团“转型发展、二次创业”冲锋号进一步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员工凝心聚力、乘势而进,奋力谱写上海交易集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集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高标准完成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年集团自营业务交易规模首次突破4000亿元、创历史新高,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能力显著提升,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要素、全资源市场化配置交易集团奠定坚实基础。


二、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按照中央和市委统一部署,4月至7月,上海交易集团党委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使命引领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一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把握目标要求、抓住学习重点、注重学习方式,认真开展集中学习、专题辅导、纪律党课、警示教育,高质量完成党纪学习教育各项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从思想上固本培元,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自觉行动。

为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集团开展全员纪律教育专项培训及集中整治“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作风不实问题,建立典型问题通报机制,督促全员养成良好纪律意识,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与华润集团、中核集团等中央企业推进全面战略合作,开启服务央地融合发展新篇章


今年以来,集团与华润集团、中核集团、中盐集团等中央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挥“交易机构+运营总部”协同运作优势,深化集成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企业深化改革、存量资产盘活、科技成果转化、绿色低碳转型、战新产业布局等需求,成功服务阿维塔科技增资等一批重大项目,助力国有企业优化资本布局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央企业务总部设立东北业务中心,召开上海产权市场服务东北区域央企存量资产盘活业务研讨会,提供优质高效的属地服务,区域市场拓展与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

为进一步推动央地融合发展,集团设立央地业务融合促进办公室,服务央企投资上海、融入上海。同时,集团与绍兴市政府、宝山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奉贤区、宝山区设立服务中心,推动国企、民企和地方政府协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公共资源招标采购业务规模近1600亿元、创历史新高,平台服务能级跃上新台阶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聚焦“客户导向、需求导向”持续提升服务能级,招标采购业务实现交易规模1594.78亿元,同比增长58.57%、创历史新高,顺利完成通苏嘉甬铁路、盐泰锡常宜铁路等多个百亿级重大项目。激发体旅业务新活力,以资源置换方式多级招募体商、体旅合作方,为上海体育消费节量身打造商旅文体资源高效配置的“上海方案”。参加2024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等行业重要展会,不断提升平台影响力

同时,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配合上海市发改委编制《上海市深化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丰富完善“1+6+N”制度体系计划到2026年基本实现“进一网、能交易”加快推动“一网交易”向全要素、全资源市场化配置“一张网”转变。全市公共资源一网交易交易规模连续四年破万亿,国家考核排名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五、上海专精特新专板开板,“企业集享云”上线构建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体系


3月25日,上海专精特新专板开板仪式举行,首批162家企业集体登陆专板。上海股交中心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方联动,吸引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入板培育、孵化、发展,年末上板企业达到311家,60%以上符合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布局。推出综合金融服务产品包,举办12场“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帮助企业对接融资金额超10亿元。

12月2上海交易集团承办上海“专精特新 育新提质”2024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平行论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论坛”。论坛上,上海交易集团与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线优质中小企业数智服务平台“企业集享云”推出“云招商、云测评、云融资、云并购、云交易、云课堂”六大核心功能模块,提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投融资对接、不动产租赁、绿色低碳发展等专业服务。论坛活动得到人民网、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总点击量超300万。


六、成功举办“聚力长三角,共筑新质生产力高地”主题峰会,长三角要素(上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10月22日,“聚力长三角,共筑新质生产力高地”——央地融合协同发展主题峰会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成功举办,构筑要素资源市场功能,推进央地融合和区域协同创新,赋能长三角一体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首任理事长、上海市原常务副市长屠光绍作主旨演讲。

会上,长三角要素上海管理服务公司揭牌成立,构建“一核三链”新质服务体系,打造具有一流集成创新力、核心竞争力、区域辐射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要素资源配置服务商。长三角要素公司分别与中远海运集团、华润集团等中央企业的贸易、产权管理、资产管理和混改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代表,上实发展、国盛资产等上海国企代表及国泰君安上海公司、上海银行等专业综合服务机构代表共计23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高质量合作典范。大会采取线下会议和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260余位嘉宾出席会议。


七、上海融资租赁资产流转中心正式揭牌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提升


3月29日,上海融资租赁资产流转中心在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并完成首批融资租赁资产流转项目集中签约。该中心由上海交易集团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共同建设,业务覆盖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川渝等国内融资租赁企业集中区域,依托临港新片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服务租赁行业存量资产盘活、资金渠道扩充、资产结构调整,打造上海融资租赁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全年累计实现各类服务和交易超100亿元,直接或间接与130余家融资租赁企业开展合作交流。

11月19日,全国首个绿色租赁指数——“中国绿色租赁发展陆家嘴指数”在“科创·绿色租赁”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会暨第二届长三角融资租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布。指数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19个,量化了融资租赁对绿色低碳产业的支持和服务潜力,为绿色金融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支持建立统一、国际化、可执行的绿色租赁评价体系。


八、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重组成立规模首破百亿元,打造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一张网”


为推进全市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本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场所整合,7月30日,“凝聚科创力量,共塑农业未来”2024上海农业科创谷推介大会上,上海农村产权交易完成重组并正式揭牌本次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以增资扩股方式完成重组,全面承接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业务。围绕建设全市统一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目标,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持续丰富交易品类、完善交易规则、升级交易系统、探索合作机制,建立市、区、镇、村四级交易服务体系,发挥农业农村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和促进农业类知识产权转化功能,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2024年,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完成交易项目超1.4万宗,交易金额超100亿元,实现当年重组、当年超百亿的历史性突破。

 

九、上海联交所获批开展实物资产、无形资产跨境交易场内结算业务,要素资源国际化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


12月31日,经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批准,上海联交所获得开展实物资产无形资产跨境交易场内结算业务资质,成为全国首家同时具备产股权、实物资产、无形资产三大跨境交易场内结算业务资质的产权交易机构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出具的批复件,上海联交所在开展实物资产、无形资产跨境交易时,可办理与境外交易对手之间的外汇资金收付、相关结售汇以及与境内交易方的境内外汇划转等场内结算业务。上海联交所跨境交易结算资质的升级,有效提高实物资产及知识产权、版权等无形资产跨境流动便利性,为国有企业盘活存量资产、优化配置境外资产和科创企业引资引智提供有力支撑,更好服务上海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


、上海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平台首笔认股权转让业务成功落地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蹄疾步稳


12月30日,上海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平台成功完成了首笔认股权转让业务,标志着认股权定价机制实现新突破,有效推动认股权价值发现和转让高效实施。试点平台加强制度体系、业务模式、市场生态、信息系统等方面建设探索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新模式,持续推动认股权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实现首发认股权业务工作标准、首发上线认股权估值服务的国内“两个首发”截至2024年底,开发7种认股权业务模式,累计落地项目45单,涵盖标的企业均为医疗器械、新能源、数据科技、信息技术等行业的优质科创企业,其中超过80%为小巨人、专精特新、高新技术和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融资金额7617万元。此外,《基于区块链的股权登记托管转让服务平台》项目入选首批“数据要素×资本市场”试点项目,成为全国唯一获批该项试点资格的区域性股权市场。


知识产权平台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专利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知识产权平台积极落实市知识产权局《关于组织开展本市存量专利盘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协助建设“上海市专利转化资源库”,主动对接全市高校与科研院所,积极服务存量专利盘活,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专利池”。全年累计完成18所高校、7所科研机构、23所医疗卫生机构的存量专利盘点服务,合计盘点有效存量专利5.26万件,完成入库3.8万件。

为精准服务各高校院所个性化需求,知识产权平台全面对接、深入调研,量身定制服务方案,自主开发的“专利质量分级系统”助力上海交通大学第一时间完成12301件存量专利分级,并上传至“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同时,知识产权平台提供存量专利估值服务,筛选市场需求潜力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专利,架设专利供给端与企业需求端的对接通道,推动存量专利有效转化,挖掘科技创新成果价值,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附件:
相关报道:
相关文件:
相关专题:
图解:
解读: